聽說年紀未滿14周歲的話,就算殺人也不用坐牢,太爽了!這部新劇叫《少年法庭》,網飛出品,目前已經全部放出了10集。洪鐘燦導演,金秀惠(《信號》女主)主演,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0。他們之間毫無恩怨,素昧平生,而且當時還是在大白天。因為按韓國《少年法》的規定,不滿14歲的孩子,無論他犯下什么不可饒恕的罪,最多也不過判處去少年院接受兩年教育。政界暗示,一定要圓滿結案,輿論媒體,要求嚴懲殺人犯,受害人家屬,只想要個公道,讓殺人犯償命。但白成友依舊囂張無比,他回憶案件細節,并津津樂道自己的聰明和被害者的幼稚。 而負責案件的女法官沈恩錫胸有成竹,因為她過去處理過很多類似的案件,有自己獨到的經驗——對于少年犯,她下手毫不留情,常常判處最重的“十號處分”。白成友主張自己有精神分裂癥,拿出了醫院的紙質報告。有精神疾病的、未滿14周歲的罪犯,甚至2年都判不了。白成友說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癥”,實際上,患有這種精神疾病的人注意力無法集中,根本無力犯下縝密大案。沈恩錫調查發現,當時案發現場還有第三個人,16歲的富家女孩,韓睿恩。真相是,真兇韓睿恩將孩子引誘到少年家里、將其勒死、肢解,然后讓13歲的白成友去頂包。他們也早已串供,韓睿恩故意裝作楚楚可憐不諳世事的模樣,說這事跟自己無關。 但老辣的沈恩錫用已經掌握的證據,分別審訊,不斷離間他們。“你的同伙有沒有供出你?我不知道,你猜”......兩個故作鎮定的小P孩當然對付不了成人世界的審訊策略,因此在法庭上吵了起來。他們在法庭上互相揭發、辱罵,說出了事件的全部真相。每一個血腥冰冷的死亡細節,都直接砸在了受害人的心里。這是多么殘忍的事。子不教,父之過,幾乎每一個少年犯的錯,都跟父母的缺失有很大關系。在得知孩子犯罪時,她只想著向法官求情,看看能不能走后門,根本不覺得自己該向受害者家屬道歉。因為他們都在美國定居,對孩子不管不問,一切事務都花大錢找律師處理。在金牌律師團的支持下,韓睿恩同樣以被害妄想癥試圖脫罪,完全不覺得自己有錯.....跟許多同類影視作品并不同,這部劇并沒有簡單歸之于原生家庭,而是繼續挖掘犯罪越來越低齡化的原因。教養孩子,需要所有的資源和力量,整個社會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沈恩錫一旦涉足案件之外的現實,試圖翻找更深層次的原因,就被上司警告。救助機關、寄養家庭、青少年恢復中心,早已不堪重負。少年犯出獄之后,因為社會的歧視和偏見,他們往往又會走向犯罪道路,又一次成為不安定的因素。對待少年犯罪問題,我們也不能簡單只說一句,讓他們承擔相當代價就完事了。 這里面問題太復雜了,父母缺位,制度缺失,法律懲罰不足,后續支援乏力,個個都不好解決。 《少年法庭》最后一集相當精彩,它不止揭開了真相,也給了我們開放式的思考方法(此處不劇透,就算被罵也不說)。 要說韓劇真擅長拍這種題材,故事壓抑,主題黑暗,卻引人深思,非常值得你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