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積廣闊、環境相對惡劣的中東地區,如果說有哪一個國家可稱得上阿拉伯世界的“天選之地”的話,那么我想,這個國家一定是位于兩河流域的伊拉克。為什么這么說呢? 伊拉克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以沙漠氣候為主,環境堪稱惡劣,水資源極其匱乏。但是,其地底下蘊含的豐富石油資源讓中東各國僅憑借開采石油就富得流油,中東的土豪,更是屢屢震驚世界。 伊拉克自然也不例外,得天獨厚的伊拉克在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排名第三,僅位居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后,探明儲量已超過1400億桶,占據了全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的10%。 而且最妙的是,伊拉克不僅有幾乎取之不盡的石油美元,伊拉克 兩河流域 可以說,在阿拉伯世界的諸多土豪之中,伊拉克是唯一一個既不缺錢、也不缺水的國家。也正是兩河流域肥沃的土地,讓這片土地在數千年前就成孕育了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文明。 既有輝煌燦爛的歷史,也有得天獨厚的石油資源,更坐擁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自然,伊拉克在獨立之后就呈現出迅速發展之勢,到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伊拉克逐步發展成為中東地區經濟最為發達和活躍的國家。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 當時的伊拉克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在中東世界中都數一數二。兩伊戰爭爆發之前,也就是1979年,伊拉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3000美元。 而且,得益于近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石油資源,那個時候的伊拉克人民生活水平之高,哪怕放到今天,都足以讓我們羨慕的流口水。當時,伊拉克全民享受著免費的醫療,所有的學校,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和幼兒園,全部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 當然,與所有的中東國家一樣,伊拉克的財富大部分來自于石油。20世紀70年代初,阿拉伯世界各產油國興起了石油國有化運動,伊拉克也不例外,原屬于外國公司的石油工業被收歸國有,這些原本只有少量租借費的產油國,因此收入暴增。 伊拉克石油資源 另一方面,從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之后,由于阿拉伯各產油國將石油作為武器搞了石油禁運,導致油價暴漲,這也進一步使得包括伊拉克在內的產油國石油收入暴增。 也從此之后,得益于這兩項利好,伊拉克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伊拉克普通民眾也開始享受石油帶來的種種好處??梢哉f,如果不是因為暴富之后薩達姆的野心膨脹,先后掀起了兩伊戰爭和侵略科威特的戰爭,倚仗著肥沃的土地和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伊拉克人完全可以享受如沙特人一樣的福利待遇,即便是躺著不干活,依然可以衣食無憂。 兩伊戰爭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過高估計自己實力、過多貶低伊朗實力的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遭遇慘重的損失,兩伊戰爭整整持續了8年之久。伊拉克和伊朗超過100萬的軍人和平民在這場戰爭之中失去了生命,雙方的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更超過了5000億美元之巨。 可以說,經過兩伊戰爭之后,曾經的中東強國伊拉克元氣大傷。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不但銳減,只有戰前的1/5,外債也累積到了800億美元。因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曾經富裕的伊拉克變得滿目瘡痍。 如今的伊拉克 而后,因薩達姆的另一項錯誤舉措——武裝入侵科威特,則將伊拉克徹底拉入了深淵。從此之后,幾乎浮在石油上的伊拉克,不但沒有了昔日的福利待遇,甚至很多時候連飯都吃不飽。 而這仍不算完,2003年,隨著美國的入侵,伊拉克戰爭之后,伊拉克人連僅存的和平都沒有了。到目前為止,伊拉克依然恐怖襲擊遍地,人民朝不保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