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甩開膀子干活,夾起尾巴做人?!?/span> 工作干活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能不留余力,那就不留余力。因為做事講究的,既是成效,更是收益。 為人處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能夠低調點做人,那就低調點做人。要知道,為人處世講究的,是明哲保身,以及長長久久。 早年的時候,我跟很多人都談到過“明哲保身”這個詞。只不過,那些人都覺得這種觀念不好,有點過分自私了。 后來,有一位朋友幫人背了黑鍋,差點還坐牢了。還有一位老伙計失業至今,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打著零工過日子。 做人,還是現實一點比較好。收不住自己的鋒芒,保護不了自己,相信我們的后半生,將不會過得幸福。 夾起尾巴做人,說得好聽一點,叫靜水流深,長久不息。而說得難聽一點,則叫“縮頭烏龜”戰略。只不過,如此行徑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人到五十才明白,夾起尾巴做人,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能力。 02 談到“夾起尾巴做人”這個話題,其實有兩個人是這方面的鼻祖,一個是春秋后期的越王勾踐,一個是三國時期的司馬懿。 勾踐和司馬懿,這兩個人的名聲確實不怎么好。只不過,他們都笑到了最后,成為了贏家。 勾踐在會稽山戰敗之后,立馬向夫差投降。后來,他賣身到吳國為奴仆。在上千個日夜當中,他始終堅持這么一個觀點,那就是隱忍待發,伺機而動。 在別人面前,他特別低調,什么事兒都肯做,讓別人都不知道他以往是越王。最后,就是如此卑微的他,卻能做到“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就是他苦盡甘來的結果。 而司馬懿,那就更經典了,一輩子都夾著尾巴做人??梢哉f,他從侍奉曹操開始,到曹叡那一代,足足低調了五十年的時間。可是,就是這五十年的積累,讓他有了厚積薄發的資本。 后來,他熬死了曹氏三祖,直接把握了大權,在六十歲后成為了新一代的“曹操”。 可以說,夾起尾巴做人,其本質就是等待“風水輪流轉”的那一刻。 別認為低調做人不好,別認為縮頭烏龜戰略就一定不行。暫時的低調,確實讓人沒有面子??墒?,總有一天,我們終究能一躍而上,隱忍待發,一鳴驚人。 03 年輕時的狂妄,會讓人付出慘痛的代價。中年時的低調,那是我們迎來福氣的開始。 記得還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是這個舞臺的主角。因此,我們就會恣意妄為,甚至看不起任何人,鋒芒畢露。 到最后,生活總會給我們幾個巴掌,讓我們明白生活的現實。 有這么一件事。 單位里面來了兩個畢業生,他們心高氣傲,領導叫他們倒杯咖啡,他們就覺得領導這是在貶低他們的價值。到最后,這兩個人連實習期都沒有熬過,就被辭退了。 這只能說明一個道理,生活,永遠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總有這么一些人,他們會為了自己的狂妄以及任性而付出代價。 為什么越是上了年紀的人,越能容忍,越能容人呢? 因為他們知道,沒必要跟別人發生沖突。在做任何事兒之前,把最壞的結果想好,然后保護好自己,明哲保身,那才是王道。 試想,又有哪一個中年人,會在辦公室里面趾高氣揚呢?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有錢的人,越會選擇低調。而只有夸夸其談,沒啥本事的人,才會一直顯擺自己,招惹到一大堆的敵人。 04 往后余生,做個夾起尾巴的精明人。 如何才能做一個“夾起尾巴”的精明人呢?我們看看《西游記》的沙和尚就知道了。 師傅被妖怪抓走了,沙和尚二話不說,首先請大師兄幫忙,其次再跟二師兄通風報信。這, 才是會做人的表現。 日常相安無事的時候,沙和尚從來不參與到任何的派系爭斗當中,而是一個人默默地挑擔子做事,讓別人覺得他毫無威脅。因此,任何一派的人都接納他。 論功行賞的時候,沙和尚從來不會把成就歸功于自己,哪怕這是他的功勞,他都會分給師傅以及兩位師兄。因此,師傅以及師兄都對他特別好。 這種行為,用某位同行的話來說——賺錢的時候,你不能把錢全部放在自己的口袋里面,分點給別人,留點給自己,那才能長久。 小說里面的沙和尚,雖然沒背景,能力也不夠孫悟空強,情商也不夠豬八戒高??墒?,他的的確確是蕓蕓眾生的寫照。 可以說,他最大的能力,便是“夾起尾巴”做人。如此,他最后才能功成名就,咸魚翻身。 對于普通人來說,別認為自己特別厲害。有些時候,低調點做人,才能讓自己笑到最后。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