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畫像 伯顏,巴鄰氏。自幼生長在西亞的伊兒汗國,后入朝奏事,被元世祖忽必烈留用,任中書左丞相,接著就統領蒙古大軍攻宋。至元十三年(1276),陷南宋京城臨安。滅南宋后,長期統領軍隊在北方邊境從事剿滅蒙古諸叛王的戰爭,為鞏固大元政權居功至偉。散曲作品僅存小令一首: 喜春來金魚玉帶羅襕扣, 皂蓋朱幡列五侯, 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 得意秋, 分破帝王憂。 【注】金魚:魚形金符;玉帶:美玉裝飾的腰帶;羅襕:絲羅做成的袍服?!对贰ぽ浄尽罚骸肮?,制以羅”?!耙黄纷稀???邸美?;皂蓋:黑色車蓋;朱幡:紅色的旗幟;列五侯:位居五侯的顯要地位。五侯古代五種爵位,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元代沒有設置封侯制度,這里借指朝廷的最高官職。 伯顏畫像 英雄抒懷,山河自在。伯顏的這首“喜春來”,生面別開,堪稱元人散曲中的“別裁”。它控山河,據宇寰,指點江山,揮灑自如。"得意"的韻致全都表現了出來。正像曲中所說∶“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而且措語本色當行,開疆辟土的開國元戎胸懷袒露一覽無余矣。此曲表現出元代散曲酣暢痛快之特點。 王惲畫像 王惲,字仲謀,別號秋澗,衛輝汲人。早年從元好問學,善文。與王旭等齊名。中統元年(1260)受姚燧推薦,開始在朝廷做官。歷任翰林學士、嘉議大夫、國史館編修和福建按察使等職。生平著述相當豐富,有《秋澗先生大全文集》百卷存世。散曲現存小令四十一首。 小桃紅采菱人語隔秋煙, 波靜如橫練。 入手風光莫流轉。 共留連, 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 終非吾土, 何日是歸年? 【注】練:白綢子;畫船:裝飾精美有彩繪的游船;春風面:比喻采菱女子嬌美的面容。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畫圖省識春風面”;信美:確實美麗。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何日是歸年:哪一天是回故鄉的日子。杜甫《絕句二首》:"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采菱人 這是一首化前人詩句而成的思鄉曲。曲之主旨,在化用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與杜甫《絕句二首》"何日是歸年"的末三句中顯出。煙雨溟蒙中采菱女嬌語頻傳,波平浪靜澄江如橫匹練,可謂人美景美兼而有之。畫船游湖笑迎春風拂面,江南水鄉的風光人情,令人神往,如癡如醉。后三句,則“峰回路轉”,直抒對自己北國故土的眷戀。樂景哀情,相映成趣。藝術辯證法里充溢著生活辯證法也,可謂妙極! |
|